特劳特欲打败库托创造历史
4月3日,聯合國拉美經委會(CEPAL)執行秘書巴爾塞娜(Alicia Barcena),在該會最新報告《拉美加勒比面臨Covid-19大流行:經濟和社會的影響》發表會上,再次呼籲美國取消對古巴和委內瑞拉的制裁。
「約翰福特拍過一部片叫做《西點軍魂》(The Long Gray Line),也許片子本身有點反動、擁抱右翼價值,但試著在深夜時配著一杯酒獨自觀賞這部片。如果說拍電影需要勇氣,那種勇氣會是:搞懂自己在做的事。
我認為它是談論死亡、 失去,最美麗的一部作品我無意去指控我的同業,但即便在鹿特丹影展,我們好像都沒搞懂自己在幹嘛。最新作品《夢迴里斯本》(Vitalina Varela,2019)去年於金馬影展放映,這部作品聚焦女性主角,再度與上部片《里斯本記憶迷宮》(Horse Money,2014)中的演員薇塔莉娜合作。我認為它是談論死亡、 失去,最美麗的一部作品。科斯塔認為,數位拍片是一個解答,它給予人們更多時間。
過往的電影大師,之於他創作的意義為何?或者對他來說,電影是什麼? 「我現在拍的電影,他們都很『封閉』,或者說『與世隔離』(removed)。這是我需要且想要的樣子。觀念與技術並陳,初學或進階都能充分吸收,九大職人聯手打造,讓你擁有職業級的能力。
(4)各項效果混合使用 除了將以上效果混合使用以外,還能透過即時調整製造出特別的混音方式,如後面將會提到的自動調整(Automation)、側鍊壓縮(Sidechain Compression)、界外立體聲等效果,詳細內容將在單元4-10~4-13中說明。此外,頻率的調整也延伸了許多調整方式,如頻率調整等化器(EQ)、動態(Dynamic)控制等,後面將會詳細提到相關原理與做法。人耳對3k~5k的聲音最敏感,在此頻率微幅調整,也會大大影響聆聽的感受。從音樂創作到錄音工程,圖文並茂陳述學習要點,讓你也能從零開始製作好音樂。
音樂製作沒那麼難,你需要的是——正確觀念、務實技巧、勤加練習,從A&R、寫歌、編曲、錄音、混音到母帶後期處理,完整傳授音樂製作的祕笈。針對人耳對於聲音的敏感度,可參見下圖。
文:大禾音樂製作 完成詞曲創作、編曲、錄音後,歌曲已經具有完整的樣態,但仍須透過後續的混音處理,才能更加凸顯歌曲的音樂性,也更加強化音樂的品質。作者:大禾音樂製作 大禾音樂成立於2009年,致力提供市場更高品質的音樂,以及優秀完整的音樂服務,包含製作、發行、版權代理、詞曲經紀、專案規劃執行、現場演出規劃、音樂活動策畫等內容。Photo Credit: 大禾音樂提供 至於聲相如同單元3-3中所述,在歌曲以雙聲道(Stereo)播放的前提下,聲相位置的不同,會讓聲音更有臨場感,亦能避免聲音從同一個方向傳來,造成聆聽時感覺混亂。聲相的擺放沒有定則,但通常「愈是重要、愈為歌曲根基,愈會擺在中間,其餘則擺放至左右兩側」。
Photo Credit: 大禾音樂提供 由此可知,除了調整配器音量的大小比例,透過對單一聲音的頻率調整搭配,以及調整聽覺較敏感的頻率段落,能讓人聲、主要配器「聲響更明顯而不被遮蔽。例如:人耳在3,000 赫茲的頻率(3k Hz)時,至少須有0dBSPL的音量,才能感覺到聲音的存在,即最低值0 phon 響度。而人類的聽覺也隱藏了許多玄機——「人類對不同頻率的聽覺敏感度是不一樣的」。Photo Credit: 大禾音樂提供 3. 透過聲音效果強化音樂性 除了調整頻率與聲相以外,還有幾種常見的效果,可強化歌曲的音樂性。
(3)調變效果(Modulation)」 透過音高、音色的調整與混合,製造出豐富的聲響,如和聲(Chorus)、鑲邊(Flanger)、移相(Phase)等。因此必須調整以下兩項元素,避免配器產生遮蔽效應,才不會讓聽眾感覺音樂混濁,影響聆聽情緒。
(1)頻率:讓每種配器能夠在聽覺範圍內取得平衡 (2)聲相:明確定出配器的左右位置,減少聲音位置的干擾 每項樂器都有屬於自己的頻率,可參考下表作為調整依據。【關於本書】 第一本適用於華語音樂製作的專業工具書。
詳細內容將在單元4-9中說明。從零開始照著做,扎實、有效做出好音樂。例如:讓舞曲的節奏更加動感、讓抒情歌的副歌更易令人感動、起雞皮疙瘩等。九大音樂職人提供實戰心得,陪你在音樂製作之路,提升專業技巧,完成一首首好歌。例如:在同樣的音量分貝(dB)下,高音聽起來比低音還明顯且大聲。6k Hz以後,人耳對聲音的敏感度,會變得愈不靈敏。
「左頁下圖表示人耳需要有多大的音量(Y軸數值,單位為dBSPL),才能感覺聲音有多「響」(可稱為響度,為各條曲線,單位為phon)。例如:將鼓組、貝斯、人聲主旋律擺放在中間,而其他可作對稱性的伴奏樂器即可往兩側擺放,此舉亦可使兩個頻率衝突的配器分開,降低遮蔽效應的影響。
因此在混音時須留意「有哪些頻率是人聽不到、且不必要的」(可參考單元4-7的解說)。(1)空間系效果 模仿不同環境的聲音所產生的殘響(Reverb)與延遲(Delay),為音樂賦予空間感、深度、深邃感等效果,尤其在抒情慢歌時,更可讓人明顯注意到空間系效果的存在。
在單元4-7中也會列舉部分樂器,來說明不同頻率具有哪些聲音特色。實際上,多數人的聽覺範圍會再更小一些(約莫在40Hz~17,000Hz左右)。
因此混音時須達成以下目的,才會讓歌曲更為動聽。其中最直觀的調整方式為「調整音量比例」,妥善調整音量比例,將有助於後續混音的時間與工序分配。(2)動態效果(Dynamic) 透過音量動態範圍的控制, 如壓縮(Compressor)、延展(Expander)、門限(Gate/Limiter)、破音(Distortion)等效果,改變配器音色、調整各配器平衡、強化歌曲動感等,詳細內容將在單元4-8中說明。」 Photo Credit: 大禾音樂提供 書籍介紹 《第一本照著做就零失誤的音樂製作書工具書》,城邦印書館出版 *透過以上連結購書,《關鍵評論網》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聯合勸募。
若在50Hz 聆聽最低響度,則至少要超過40dB-SPL 的音量,才能讓人感受到,因此可整理出以下結論: 1k Hz以下愈低的頻率,需要愈大的音量,聽起來才會一樣響(響度一樣)。首先我們就來談談,混音究竟如何改變聽眾對音樂的感受。
1. 讓配器之間的聲音比例平衡(Balance) 調整配器之間的聲音比例,以確認歌曲中的角色與輕重地位若在50Hz 聆聽最低響度,則至少要超過40dB-SPL 的音量,才能讓人感受到,因此可整理出以下結論: 1k Hz以下愈低的頻率,需要愈大的音量,聽起來才會一樣響(響度一樣)。
此外,頻率的調整也延伸了許多調整方式,如頻率調整等化器(EQ)、動態(Dynamic)控制等,後面將會詳細提到相關原理與做法。針對人耳對於聲音的敏感度,可參見下圖。
Photo Credit: 大禾音樂提供 由此可知,除了調整配器音量的大小比例,透過對單一聲音的頻率調整搭配,以及調整聽覺較敏感的頻率段落,能讓人聲、主要配器「聲響更明顯而不被遮蔽。(1)頻率:讓每種配器能夠在聽覺範圍內取得平衡 (2)聲相:明確定出配器的左右位置,減少聲音位置的干擾 每項樂器都有屬於自己的頻率,可參考下表作為調整依據。例如:在同樣的音量分貝(dB)下,高音聽起來比低音還明顯且大聲。(4)各項效果混合使用 除了將以上效果混合使用以外,還能透過即時調整製造出特別的混音方式,如後面將會提到的自動調整(Automation)、側鍊壓縮(Sidechain Compression)、界外立體聲等效果,詳細內容將在單元4-10~4-13中說明。
首先我們就來談談,混音究竟如何改變聽眾對音樂的感受。(2)動態效果(Dynamic) 透過音量動態範圍的控制, 如壓縮(Compressor)、延展(Expander)、門限(Gate/Limiter)、破音(Distortion)等效果,改變配器音色、調整各配器平衡、強化歌曲動感等,詳細內容將在單元4-8中說明。
(1)空間系效果 模仿不同環境的聲音所產生的殘響(Reverb)與延遲(Delay),為音樂賦予空間感、深度、深邃感等效果,尤其在抒情慢歌時,更可讓人明顯注意到空間系效果的存在。實際上,多數人的聽覺範圍會再更小一些(約莫在40Hz~17,000Hz左右)。
九大音樂職人提供實戰心得,陪你在音樂製作之路,提升專業技巧,完成一首首好歌。」 Photo Credit: 大禾音樂提供 書籍介紹 《第一本照著做就零失誤的音樂製作書工具書》,城邦印書館出版 *透過以上連結購書,《關鍵評論網》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聯合勸募。
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,欢迎您提出来!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,如果侵犯了您权益,请联系我们删除!
上一篇:瑟曼被评为年度最佳新秀
下一篇:视频:格拉兹科夫Vs托-海默